第13章 钓鱼执法
- 拯救红楼?我亲手埋葬贾府
- 陈文华
- 2153字
- 2025-05-03 13:52:09
书房。
苏绍祖正在消化贾雨村告知的隐秘。
“原来,这次乡试,顺天府尹当主考的消息,是假消息。”
“而且,这个假消息,还是朝廷故意散布的。”
“为的正是要刷新北直隶科举的不正之风。”
为什么朝廷会安排这种,极有可能引发学子强烈对抗的事情,还是因为三年前南直隶的乡试舞弊案。
那件科举大案,牵扯数百举子,最后皇帝震怒,将南直隶上届的举人,全部处罚,才算了事。
上次南直隶被一扫而空。
这次则轮到了北直隶。
为了打击这种不正之风,也为了彻底肃清北直隶的举业妖氛,朝廷这才秘密布置了这件事。
而贾雨村正是其中的关键一环。
“往年,哪里有顺天府尹当乡试主考一说?”
孙绍祖不知这事,但是贾雨村信誓旦旦,他不得不信。
“所以,这道题目,就是故意要透露出去的?”
他从怀里拿出刚刚被珍藏起来的八股题目。
贾雨村点点头:“凡是从我这得了这道题目之人,都会被我记录,乡试后会被朝廷派人搜查,最后寻个科举舞弊的罪名,处罚他们。”
孙绍祖提出疑惑:“那大人如何脱身?”
这虽是官方布置的“仙人跳”,但若是泄露,以后贾雨村的名声,可就彻底臭了,不用说再上一步,就是想安稳在知府任上退休,都成了妄想。
贾雨村苦笑一声:“此事对我有些影响,但我也不得不答应。”
没说具体原因,但是孙绍祖心里立马闪过“皇帝”两字。
而贾雨村接下来的话,也佐证了这一点。
“这也是我能调任顺天府尹的条件,我不得不从。”
谁能开出这样的条件?
只有皇帝。
最后他叹了口气:“好在此事会隐去我的情节,最后只说顺天府衙有人传谣。”
这自然也是条件。
“这不过是掩耳盗铃,其他人不知道,那些买了假题目的人,能不说出去?”
不过这话孙绍祖没说出来,他想了想,突然悟了。
“或许不公开,这样的处置方式,是对贾雨村的最大伤害。”
名声坏了,以后要在朝堂上晋升,便不得不听命于皇帝了。
想到这里,孙绍祖对皇帝充满了警惕:“这样的皇帝,果然心狠手辣,也无怪贾府,最后会败亡在他的手上。”
事情似乎到了这里就结束了。
孙绍祖心里也生出了巨大的悲凉:“如此一来,就算他看在贾府的面子上,不告发我,但我没有题目,这次乡试,失败的可能将大大提升。”
他这么推断,自然是因为贾雨村既然明言相告,背后的意思,自然是不会告发他。
而他如此心凉,还是因为上次院试的突发状况。
“院试题目在脑海中找不到答案,幸好找了一篇差不多的,糊弄了上去。”
最后靠着他以前县试、府试的好名次,以及这次答案虽然另辟蹊径,不能百分百对上题目,但答案的精巧,也让人眼前一亮,这才通过了院试,取得秀才之名。
他这次非要找人走后门,就是因为乡试的竞争更加激烈,一旦因为一点问题失败,在贾府短期败亡的压力下,他可能不会再有时间,重新崛起了。
就在他浑身紧张,心里不安之时,贾雨村重新给了他希望。
“不过,朝堂这样利用我,我也不是任人宰割之人。”
孙绍祖眼神一动。
贾雨村轻笑一声:“他们有他们的计划,不顾我的声誉,我却另辟蹊径,得到了乡试真正的题目。”
孙绍祖睁大眼睛。
贾雨村不卖关子,从桌上拿起另一本书,从里面抽出一张夹纸,递给他。
“这次顺天府乡试的主考官,是太常寺少卿陈扶召,这是题目,你拿去后,万不可泄露。”
说到最后,贾雨村一脸严肃。
孙绍祖立马答应:“是,大人,我一定保密。”
贾雨村没有告知他,这题目是如何得来的,他也不想知道。
拿了题目,再次效忠后,这才跟着贾琏出了府衙。
想了半天,孙绍祖想到一点:
“这个题目,他肯定散出去的不多,而这些人,估计就是他借势要培养之人。”
“我因为贾府的缘故,被他看中,这次我也算是沾了贾府的光了。”
他已是顺天府尹,贾府对他的帮助不大了,他现在未必有多看重贾府了。
但朝堂之上,都知道他是贾府的门徒,他想甩脱也是不能。
“而我是贾府的亲属,他培养我,也算理所应当了。”
想到这里,就想起了贾迎春,心里一热,冲进了正屋,一夜折腾。
破晓时分,贾迎春才昏昏沉沉睡过去。
孙绍祖心里激动,毫无睡意,摸着怀里的娇躯,不片刻,又激动了。
贾迎春迷迷糊糊的抗拒:“爷,你饶了我吧,我给你喊绣橘进来。”
绣橘原先是她的二等丫鬟,长相自然是不差的。
孙绍祖没有同意:“不行。”
然后不顾她的反抗,又折腾了半天。
到天大亮了,听到外面绣橘等人的招呼,才罢手。
“先不急进来服侍,我和你们奶奶今天乏了,到中午你们再来喊我们吧。”
沉沉睡了过去。
绣橘悄悄进来,看到床上乱七八糟,暗骂一声后,稍微清理了一番,然后出去叮嘱其他丫鬟,按照中午的时辰,准备热水和饭食。
午后,书房。
孙绍祖看着手里的题目,心情还是那么激动。
“我的科举大业,稳了。”
秀才之后,便是乡试,而这一步,才是最要命的,不仅竞争激烈,而且十分严格。
他的脑海虽然记着一些后世的八股名篇,但到底不把握,这才千方百计的联系贾雨村作弊。
“到了会试,那就再说了。”
他现在也只能走一步算一步了。
看了眼题目,心中更是庆幸:“这道题目,果然是脑海中不曾有的。”
这是一道截搭题,难度很大。
他苦思三天,也不得其法。
“我虽然沉迷科举五年了,但基本功还是很差。”
若是普通的题目,或许还能拼凑一篇,但是截搭题难度不小,他一旦遇上,便要束手无策。
小安见孙绍祖窝在书房,几天不动弹,一副蓬头垢面的模样,有些心疼。
“爷,不如出门走走,散散心?”
这也是往日,孙绍祖遇上难题后的消解方式。
“也罢,出去走走吧。”
两人收拾一番,信步由缰,在街上闲逛。
“孙兄?”
孙绍祖转头来看,竟是一位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