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意外收获
- 民国:从巡警到谍战之王
- 重出江湖
- 2116字
- 2025-05-11 08:07:54
“噗!”
冈田次郎连哼都来不及再哼一声,双眼瞬间翻白,身体如同被抽掉了骨头一般,软软地瘫倒在地,溅起一片尘土。
刘灞桥冷着脸,俯下身,伸出两根手指探了探冈田次郎颈动脉的搏动和鼻息。
没气了,死得透透的。
他动作麻利而熟练地在冈田次郎身上快速摸索起来,每一个口袋都不放过。
这家伙身上只有一个磨损得有些破旧的钱包,捏了捏,不怎么鼓。
打开一看,里面装着皱巴巴的几百法币和几张小额的日元钞票。
咦?
刘灞桥眼睛一亮,居然在钱包夹层里摸出了一根沉甸甸的小黄鱼!
蚊子再小也是肉,这趟没白忙活!
他咧嘴一笑,毫不客气地将钱和金条都揣进了自己兜里。
此外,他还从冈田次郎的上衣内袋里搜出了一张折叠起来的纸条,上面用潦草的日文写着个看不懂的地址。
刘灞桥眉头微微一皱,将纸条也小心收好,这东西回头得找人看看。
他继续摸索,手指忽然触碰到了一个冰凉坚硬、带着些许棱角的小巧物件,藏在对方裤子口袋的深处。
掏出来一看,刘灞桥的呼吸猛地一滞!
那是一个极为精巧的黑色金属盒子,比后世的火柴盒大不了多少,一侧还有一个小小的镜头,正闪烁着幽幽的、令人心悸的冷光。
微型照相机!
操!
刘灞桥的脑子像是被一把无形的重锤狠狠砸中,“嗡”的一声巨响,震得他耳膜发麻,眼前甚至都出现了一瞬间的恍惚。
一个“普通日谍”?
他妈的,他先前看到的词条清清楚楚写着“普通日谍”,这种等级的货色,怎么可能会随身携带这种玩意儿?
这微型照相机,在如今的金陵城里,可是比黄金还要金贵稀罕的紧俏货,寻常人就算捧着大把的法币,都未必能摸到门路买到一台!
这已经不是先前以为的什么蚊子腿肉了,这他娘的是一块从天而降、意想不到的肥肉。
而且,这块肥肉背后,十有八九还他妈带着能要人命的锋利钩子!
刘灞桥定了定神,将那只空瘪的钱包又塞回了冈田次郎冰冷的怀里,细致地调整了一下位置,力求伪装成一桩再普通不过的劫财害命。
他弯下腰,目光锐利如鹰隼,仔仔细细地检查了死胡同的每一寸地面。
不放过任何可能留下自己痕迹的蛛丝马迹,确认万无一失后,这才整了整衣衫,不紧不慢地迈着方步。
从那散发着恶臭的死胡同里走了出来,混入了街道上人流之中。
先前那股如影随形、芒刺在背的被窥视感觉,此刻似乎奇异地淡了些许,或许是被这突如其来的血腥味给冲散了。
又或许,仅仅是他自己紧绷过度的神经在作祟。
刘灞桥心里明镜似的,解决掉一个冈田次郎,充其量不过是拔掉了路边一根碍眼的杂草,对整个潜伏在金陵的日谍网络而言,根本无关痛痒。
他不动声色地将手伸进口袋,指尖摩挲着那几百块皱巴巴的法币和那台冰凉坚硬的微型照相机。
脑子里飞快地盘算着,这相机里头,天晓得藏着什么要命的关键东西,改天得寻个隐秘可靠的照相馆,把里面的胶卷弄出来瞧个仔细,这玩意儿,可断然不能随随便便就上交。
他脚下的步子丝毫未停,依旧朝着家的方向走去。
回到家的路上,寒风依旧。
街角处,两个衣衫单薄的老人瑟缩着,守着几颗蔫头耷脑的青菜和几板豆腐。
老妇人的手背冻得发紫,不住地往嘴边哈气,老头则木然地看着行人,眼神黯淡。
这大过年的,他们却在这里受冻,看着让人心里发堵。
刘灞桥脚步一顿,走上前:“老人家,这菜和豆腐,我全要了。”
老妇人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有些不敢置信:“先生,您……您这是?”
“全要了。”刘灞桥掏出钱夹,抽出几张法币递过去,比菜价高出不少,“天冷,早点回家歇着吧。”
老头也反应过来,嘴唇哆嗦着,连声道谢:“谢谢先生,谢谢先生!遇上好人了!这可真是……”
刘灞桥摆摆手,没让他们多说,只催促着赶紧收拾。
看着两位老人脸上那点久违的喜色和手忙脚乱的感激,他心里那股子因为算计和刚才那点血腥带来的郁气似乎散了些。
这世道,能帮就帮一把,也算给自己积点德。
他提着菜和豆腐,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钟鼓楼街26号,院门虚掩着。
刘灞桥推开门,一股暖气混着淡淡的饭菜香气迎面而来,驱散了身上的寒意。
“妈,晓琴,我回来了!”
刘张氏和刘晓琴正在堂屋里,一个择荠菜。
刘张氏抬头,脸上是暖暖的笑意:“快,快进来,外面冷。怎么买了这么多东西?”
“路上看见两位老人家卖菜,天太冷了,看着可怜,就都买下了。”刘灞桥把菜放到厨房。
刘张氏看着儿子的脸欣慰极了:“儿子,妈今天给你包你最爱吃的荠菜馅饺子。”
“好呀好呀!我也爱吃荠菜馅儿的!”刘晓琴立刻欢呼起来,眼睛亮晶晶的。
刘张氏嗔怪地看了女儿一眼:“你这孩子,就知道吃。”她转向刘灞桥,眼神温和,“还有些二合面,我这就去和。”
“妈,我来帮您。”刘灞桥洗了手,也进了厨房。
刘张氏已经开始往面盆里舀二合面。
她一边徐徐加水一边说:“你刚回来,歇着就是了,这点活妈还干得动。”
“没事,我跟您学学手艺,以后也能给您和我妹露一手。”刘灞桥笑着拿起水瓢,笨拙地帮着往盆里添水,“晓琴,荠菜洗干净,剁馅儿的任务可就交给你了!”
“放心吧,哥!保证完成任务!”刘晓琴清脆地应了一声,端着荠菜盆也挤进了不大的厨房。
母子三人围着案板忙活开来。
屋子里很安静,只有窗外偶尔传来几声零落的爆竹,提醒着这还是年节时分。
案板上,面团在母亲手中渐渐变得光洁,荠菜馅也散发出特有的清香。
刘灞桥看着母亲和妹妹脸上的笑容,感受着这份难得的温馨和平静,心头那份因特务工作带来的紧张和戾气,也渐渐消融。
这份家的味道,才是他拼死拼活的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