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金刚经》后续1

顾佳影的笔尖一顿,这才抬眼看他,目光依旧清冽。

“我母亲和妹妹,打算回成都老家。”

“哦?”顾佳影的语气听不出什么情绪。

“金陵这边,毕竟不太平。”刘灞桥斟酌着措辞,“路上不太放心,卑职想,想请处里调派两名得力的弟兄护送一程。”

他话说得客气,心里却盘算着,这人情她多半会给。

顾佳影的视线在他脸上停留了几秒。

刘灞桥被她看得有点发毛,但面上依旧保持着镇定。

“需要什么样的人?”她问。

“身手好,脑子活,最重要的是,绝对可靠。”刘灞桥答得干脆。

顾佳影微微颔首:“准了。你自己去挑人,报备一下就行。”

“谢长官!”刘灞桥心头一松,立正敬礼。

这女人,虽然冷是冷了点,但关键时刻从不拖泥带水。

从顾佳影办公室出来,刘灞桥立刻找来了第九队里他最信得过的两个队员。

一个是小黄,机灵,跑得快,一手短刀玩得贼溜。

另一个是周山,最是沉稳可靠。

“小黄周山,有个顶要紧的任务交给你们。”刘灞桥的表情严肃起来。

两人神色一凛,站得笔直。

他摊开一张简易的路线图,指着上面的标记:“你们俩,护送我母亲和妹妹回成都。”

小黄和周山对视一眼,都有些意外,但没多问。

“路上务必小心,安全第一,舒适为要。”刘灞桥仔细叮嘱,“银钱方面不用担心,我已经备好,你们只管把人安安全全送到我舅舅手里。”

他将一个厚厚的信封塞给小黄:“这是路上的开销,还有给你们的辛苦费。到了成都,给我发个电报。”

“队长放心!”小黄拍着胸脯,“保证伯母和小妹一根头发丝儿都不少!”

周山则重重地点了点头,言语不多,但眼神坚定。

交代完所有细节,刘灞桥又反复叮嘱了几遍沿途可能遇到的情况和应对方法。

直到他觉得万无一失,才挥了挥手:“去准备吧,下午就动身。”

下午,码头。

江风吹起刘张氏的鬓发,她眼圈泛红,拉着刘灞桥的手,不住地嘱咐他要照顾好自己。

刘晓琴也红着眼睛,小声说:“哥,你一定要小心。记得来看我和妈。”

刘灞桥笑着揉了揉妹妹的头:“放心吧,你哥我福大命大。有时间我就去成都看你们。”

又对母亲说:“妈,到了成都,一切听舅舅安排,缺什么就发电报给我。”

他看着小黄和周山将行李安顿好,又亲自将母亲和妹妹送上船。

汽笛长鸣,客船缓缓驶离码头。

刘灞桥站在岸边,直到那艘船变成一个小小的黑点,才慢慢收回目光。

心头一块大石落地,整个人都轻松了不少。

老妈走了,刘灞桥并没有忘记那本《金刚经》密码本,以及博古斋案中,那个神秘人使用的诡异记账符号与密码本的关联。

他知道,要解开这个谜团,单靠自己是不行的。

特务处电讯部门的力量是必须借助的。

第二天,顾佳影召集第三组开会。

刘灞桥心里微微一动,莫非……是跟那本经书有关?

他不动声色地坐在会议室里,耳朵却竖得老高。

“‘账房先生’案和博古斋的行动,暴露了日谍组织‘蝎子’在金陵渗透的深度,以及他们使用的复杂通讯手段。”

刘灞桥心想,这开场白,有点意思。

“为了更有效地侦测和破译敌方电报,我已经向戴老板申请,成立一个专门的电讯侦破小组,并优先配发给了我们第三组。”

她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刘灞桥和龙晓云等人。

“从今天起,电讯科将派驻两名优秀的报务员协助我们。他们的主要任务,就是监听和破译日谍电台。”

刘灞桥闻言,心头猛地一跳,差点没当场咧嘴笑出声来。

来了!总算是来了!

他盼星星盼月亮,可不就盼着这一天吗?

有了专业的电讯人员,那本《金刚经》密码本的价值,才能真正体现出来!

他仿佛已经看到,那本烫手的经书,在这些专业人士手中,变成一把尖刀,狠狠刺向日谍的心脏。

而他刘灞桥,就是递上这把尖刀的人!

这功劳,跑不了!

很快,两名年轻精干的报务员来到了第三组。

看模样,都是二十出头,戴着眼镜,透着一股子书卷气,但也带着几分技术人员特有的精明。

他们带来了崭新的电台设备,在顾佳影的办公室隔壁,迅速布置了一个小型的监听室。

各种线路、旋钮、指示灯,看得刘灞桥眼花缭乱。

他心里暗道,果然是术业有专攻。

顾佳影将那本《金刚经》密码本郑重地交给了电讯侦破小组。

“这本书,是在抓捕岸田隆一时,从他身上搜到的。”顾佳影向两名报务员介绍情况,“我们怀疑它是一本密码本,或者包含了某种特殊的加密方式。”

刘灞桥在一旁看着,心里多少有点“嫁女儿”似的不舍,又有点期待。

这宝贝,可算找到识货的人了。

两名报务员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翻阅着这本看似普通的经书。

他们对着书中那些看似随机分布的标记和符号,眉头渐渐皱了起来。

“顾组长,”其中一名个子稍高的报务员开口,声音有些迟疑,“这不像是常规的密码本,也没有明显的加密规律。”

另一名也点头附和:“要破解它,可能需要大量的样本和时间,甚至……可能只是故弄玄虚。”

刘灞桥听了,心里咯噔一下。

不会吧?

难道自己看走了眼?

这要是空欢喜一场,那可就糗大了。

他清了清嗓子,觉得是时候展现自己真正的价值了。

“两位,”刘灞桥不紧不慢地开口,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我在博古斋案中,发现那个老店主记账时,使用的符号,和这本书里的一些标记,非常相似。”

他将自己观察到的细节,条理清晰地描述了一遍,着重强调了那些符号的特殊性和出现的规律。

“也许,这些符号本身就代表着某种意义,而排列方式,才是加密的关键。”

这话一出,不仅是两名报务员,连顾佳影的眼神都亮了几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