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取十万当红包
- 我真的只是个酒馆老板
- 一只活咸鱼
- 2203字
- 2025-05-06 10:38:06
一周的时间,对于某些人来说,是度日如年,恨不得一天掰成四十八小时用。
而对于姜信来说,则更像是按下了0.5倍速播放键,悠闲得近乎停滞。
自从那天在未来的“青天白日酒馆”里,用金钱和奖金给猴子、姜珊珊、林晚三人打满了鸡血之后,姜信就彻底回归了他最熟悉的“躺平”状态。
装修现场?
那是猴子和林晚团队挥洒汗水的地方。
家具电器采购?
那是姜珊珊展现她执行力与审美的舞台。
至于他自己,作为幕后大老板,自然是坐镇家中,运筹……呃,运筹个啥?
他甚至连电话都懒得多打一个。
原本他还想着,晚上约猴子出来撸个串喝两杯,慰劳一下这位新上任的“监工兼采购总监”,顺便听听现场八卦。
结果电话拨过去,猴子那边的背景音嘈杂得像是在开演唱会。
夹杂着电钻声、敲击声,还有他本人中气十足但明显带着怨念的咆哮:“信哥!你能不能当个人?!我这边忙得脚打后脑勺,连口水都顾不上喝,你还想拉我出去嗨皮?你是老板你了不起啊?你当然闲得蛋疼了!我特么快转到起飞了知道不!”
姜信拿着手机,默默听完猴子的控诉,非但没有丝毫不满,反而觉得理所当然。
他甚至慢悠悠地回了一句:“知道你忙,所以才想让你放松一下嘛。行吧,那你先忙,注意安全,别累噶了。”
挂了电话,姜信瘫在自家滨江大平层那价值不菲的沙发上,望着窗外波光粼粼的江景,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弧度。
“老板当然要闲啊,”他自言自语,像是在回应猴子刚才在电话里的咆哮,“我要是也忙得跟孙子似的,那我花那么多钱雇你们干嘛?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我只负责把握大方向……和付钱。”
嗯,主要是付钱。
于是,接下来的一周,姜信的生活规律得令人发指。
早上自然醒,通常是日上三竿。
然后点开手机,看看【系统】今天心情如何,给的数字是否赏心悦目。
接着,他会慢悠悠地起身,洗漱,然后开始他一天的“工作”——点外卖。
从精致的早午餐到奢华的晚餐,榕城排名前列的餐厅几乎都被他点了个遍。
吃饭期间,他会刷刷短视频,看看沙雕网友的评论,或者打开游戏,随便玩上几把。
中间偶尔会收到猴子的信息,大部分是装修现场的各种突发状况,比如工人师傅和设计师因为某个细节吵起来了,或者某个材料临时缺货了。
猴子在信息里各种吐槽,字里行间都透露着被“极限挑战”支配的痛苦。
姜信通常只回复一个简单的“嗯”或者“知道了”,然后直接甩过去一笔钱,附言“搞定它”。
这种钞能力解决一切烦恼的方式,让猴子的吐槽渐渐变成了“信哥威武”、“信哥大气”,虽然还是忙,但明显感觉他肾上腺素飙升,痛并快乐着。
姜珊珊那边相对稳妥很多。
她办事效率确实高,没两天就发信息说各种证照已经基本搞定,只等最后的审批流程。
姜信也没多问,直接又转了笔钱过去,让她请代办公司的人吃个饭,打点一下,务必确保开业前一切手续齐全。
姜珊珊收到钱,更是动力十足,表示一定会把事情办得妥妥帖帖。
她甚至发来了几个家具市场的照片,让姜信看看风格喜不喜欢。
姜信只是简单扫了一眼,回了句“你看着办,舒适就行”,就把选择权完全甩了出去。
他相信姜珊珊的眼光,也相信金钱的魔力能让各种问题迎刃而解。
至于设计师林晚,她主要跟猴子对接现场,姜信只在转工程款的时候跟她有过交流。
每次转账都是十万转一次,转了六七次,林晚每次收到钱时那种又震惊又激动的语气,即使隔着电话线,姜信也能想象出她双眼放光的模样。
他偶尔也会收到林晚发来的装修进度照片,看到原本破旧的毛坯房一天一个样,迅速朝着效果图上的样子转变,心里还是有点小小的成就感。
当然,这种成就感很快就被“这都是钱的力量”轻松化解了。
就这样,在姜信的“钞能力”加持下,整个“青天白日酒馆”的筹备工作以一种非人的速度向前推进。
猴子忙得像陀螺,姜珊珊跑断了腿,林晚和她的团队更是开启了地狱模式,每天加班加点,住在工地上。
而姜信,则在豪华大平层里,享受着他应得的“老板的清闲”。
谁说当老板就得累死累活?
那不是傻吗?
钱都赚到了,还不享受,等着发霉吗?
时间过得飞快,转眼就到了开业前一天。
这天,姜信终于决定出门了。
不是因为闲不住,也不是因为有什么重要的事需要他亲力亲为,只是他突然想到一个问题:明天开业,总得有点现金吧?发发红包,图个吉利,总不能让系统直接转账给客人吧?那也太惊悚了。
于是,他换了身休闲服,戴上帽子和墨镜,低调地出了门。
坐上出租车,目的地——最近的银行。
银行里,人不算多,但柜台前依然排着队。
姜信找了个位置坐下,拿出手机,习惯性地刷了起来。
轮到他了。
他走到柜台前,将银行卡递了进去。
“你好,取款。”
柜员小姐姐面带微笑:“请问需要取多少?”
姜信想了想,明天开业,发红包什么的,十万块现金应该够了吧?
多了放家里也不安全,少了又不够排面。
就十万吧。
“取十万。”他平静地说。
柜员小姐姐愣了一下,看了他一眼,眼神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
在这个电子支付盛行的年代,一口气取十万现金的人可不多见。
不过她很快恢复了职业笑容,点了点头:“好的,请稍等。”
姜信坐在旁边的椅子上等待。
没多久,柜员小姐姐就捧着一摞摞崭新的百元大钞走了出来,放在点钞机上,“哗啦哗啦”的声音在安静的银行大厅里格外响亮。
十万块现金,叠在一起,看起来还是相当可观的。
姜信接过钱,放进背包里,感觉重量沉甸甸的。
提着装满现金的背包走出银行,姜信深吸了一口榕城的空气。
明天,他的“青天白日酒馆”就要开业了。
虽然他开店的目的跟别人不太一样,虽然他的经营模式奇葩得一塌糊涂,虽然他手底下的人都忙得要死而他本人闲得发慌,但这终究是他人生中的一个新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