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003【谋生路】(求收藏)
- 香江1984:从当歌手开始
- 人生错过
- 2417字
- 2025-05-13 09:14:07
林嘉墨微微蹙眉,在工厂接货的时候他已经向李健文打听过了,中学门口的陀地就是100块,这个扑街竟然讲150块,真的是...
他也没有办法和大白叫板,只能乖乖的掏出100块,当做‘买平安’。
“呼!不跟这种含家产一般见识。”林嘉墨盯着大白一群人的背影,长吁了一口气。
做生意的都要和气生财,太急躁容易有祸端。
林泉峰骑着三轮车姗姗来迟,脸上带着往常的严厉,一下车便对林嘉墨问道“下午还卖吗?如果还卖,就先不要回去了,省得搬来搬去的麻烦。”
林嘉墨点了点头,接过饭盒,说道“继续卖,您下午5点半再来接我。”
林泉峰抿嘴颔首,然后一声不吭的骑车就走,只给林嘉墨留下背影。
对此,林嘉墨不介意,他和林泉峰之间没有太多的感情,加上原主对林泉峰的作风多有不满,所以他更加没有心理压力了。
不过他还是忆起了前世的一句话‘前世的冤家,今生的父子。’
他不敢说天下父子的关系都是这般僵硬的,但大部分的父子应该都是如他这样。
到了下午放学,林嘉墨又将剩下五分之一的磁带卖掉,加上中午的利润,一天也才赚200多块,除去交的陀地,盈利120块上下。
看似比当服务员好,其实只是第一天,生意好一些,明日再来能有一半的销量就很好了。
林嘉墨思前想后,不觉得卖磁带可以赚很多钱了,想要这玩意积累少许的原始资本都很难,他必须另想出路。
接下来几天,林嘉墨先后在中学、工业园、街市都摆过摊,历经辛苦才将所有磁带销售一空,共计赚到了630块钱。
林家庭院瓜棚里。
圆桌上摆满了纸张,上面有零星的字迹,看仔细一些才知道原来林嘉墨在分析如今的各行各业,企图寻找到适合的方向。
在去年9月份,香江出现了港元危机,美元兑港元上升到了1比9.6,经济遭受了极大的打击,虽然汇率定为了1比7.8,但还是无法阻止经济的衰退。
现在经济仍然很低迷,林嘉墨从新闻纸上看到了香江商业霸主怡和迁册百慕大,恒生指数急挫61.67点,下跌5.5%的报道。
尽管这是3月份的消息了,但无疑是经济方面的风向标,经济恐怕会更难。
所以炒股是一定行不通的,林嘉墨也没有记得前世太多的信息,别说赚钱,能不亏本就很不错了。
“唉!来快钱的渠道统统被堵死了,难道穿越过来了还是只能当个穷人吗?”林嘉墨忍不住叹息起来“长相还不错,或许可以当个小白脸...”
“不对!”林嘉墨顿时想起了一些东西“我可以卖剧本、卖歌词,赚不了太多钱,但起码能买个房子,接下来还有那么多机会,只要有本钱,翻个几倍应该不成问题。”
很快,林嘉墨的兴奋情绪冷却下来,考虑到了其中难关,“剧本!我写得出,那些公司也未必要,现在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也不会拿钱冒险。”
“还是默写上辈子的歌词吧,不过我不会编曲,也没钱请人编曲。理想很丰满,现在很骨感啊。”
林嘉墨很清楚,计划需要完善,而且需要等待,等待伯乐的出现,于是他收起了所有的纸张,开始挑选适合的歌曲。
在前世,他可是擅长弹吉他的,或许可以通过这途径来补充编曲的弱项。
然而吉他的价格不低,入门的吉他都需要300、400港元一把,二手的便宜一点,但也要接近200港元。
他手上这点钱可不禁用啊,找财源的速度要加快了。
他不断在脑海中寻找合适的‘伯乐’,又不至于被唱片公司套牢,他可不希望失去自由,备受资本的压榨。
时间稍纵即逝,转眼间又是晚饭时候了。
“爸妈,我打算后天回深水埗。”林嘉墨咽下米饭,神色略微迟疑。
之前以为能在盗版一途闯出一些名堂来,结果要灰溜溜的逃跑,真的是有点尴尬了。
“你知道生意不好做就行,回去找工作的事情不着急,等你的伤彻底养好了再说。”林泉峰还是心疼小儿子的,只是不善表达。
白秀菊附和道“放心吧,养活你还是可以的,你先静心休养一两个月。”
林嘉墨很喜欢这种家庭气氛,与前世一样,没有什么不适,不过这也很容易消磨意志。
他必须跳出舒适圈,趁着如今的时代红利好好的做一番事业,不能再浑浑噩噩的过活,浪费‘重生’的优势。
于是,他摇了摇头“不了,我都21岁了,不能在家白吃白喝,而且工作也不是一时间就能找到的,刚好可以尝试一下其他的行业。”
“不准备干茶餐厅了?”大哥林嘉砚出言问道。
林嘉墨想了想,解释道“可能我和茶餐厅相冲,社团那些人很喜欢在茶餐厅讲数,要是继续干茶餐厅,很有可能还是会遇到。”
“不干就不干了,那你想干什么行业?”林泉峰问道。
林嘉墨猜测过可能遇到的问题,便有腹稿的回答“我问过朋友了,他们的公司在招募司机,我想去试一试,工资还不错。”
白秀菊皱了皱眉头,似乎想起什么不好事情,劝说道“你是中学毕业,不能去中环、湾仔这些地方找份文员的工作吗?工资也不少,还轻松。”
“...”林嘉墨的思想还停留在上一世,中学毕业算个der,做高级文员怎么可能够格。
事实上,中学毕业生当文员在这个时代比较普遍,不过中环、湾仔的文员工作不好找。
林嘉墨仔细考虑了一下,点点头“妈你说的有道理,那我去中环、湾仔试一试,如果不行,再去应聘司机的职位。”
他记得中英谈判会在9月份结束,到时候经济一定会表面化转好,楼市开始恢复,他认为要在这之前拿到一大笔钱,在市区买房,哪怕是400、500平方尺的小房子也是顶好的。
而按照目前的房价,港岛和市区的小房子需要十几万,一个普通的工薪阶层要不吃不喝的工作50、60个月。
翌日,林嘉墨也没有闲着,继续依靠旧报纸来了解这个时代的香江,特别是八卦杂志。
新闻纸的内容多数是一些Z治,与他的关系不大,而且这些内容有很大的水分,需要甄别相信。
.........
九龙市区深水埗。
林嘉墨先去原来的茶餐厅辞工,老板还多给了林嘉墨1000块钱,感觉是在多谢林嘉墨‘放过’。
香江人多有迷信,很信奉命运和运气,林嘉墨出了这种事,谁知道是不是灾星转世或者专克这位茶餐厅老板,万一再来一次,老板岂不是要破产走佬。
“林生,你别看这里的光线不好,单位还是很抢手的,昨天我就租出去了2间,统统是300块一个月。”地产经纪人推开房门,大言不惭的给林嘉墨介绍昏暗的住宅单位。
家具有些老旧,卫生状况也不好,林嘉墨的心情顿时黯淡了不少,他发现自己还是接受不了这种居住环境。
“张生,有没有环境好一点的单位?贵一两百块不是问题。”林嘉墨决定住的好一点,反正眼下不是很缺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