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失意琴谱与“墨隐山房”的尘封往事

回到公司后,高凡立刻开始研究那张“残雷”古琴。苏蔓对古琴修复略有涉猎,她仔细检查了琴身后,判断其主体结构尚好,只是漆面和配件需要精心修复,最关键的是要找到一位技艺高超的修复大师。

高凡更在意的,是琴腹内壁的刻文。他利用从零那里获得的微型探测设备(作为联盟技术支持的一部分),小心翼翼地探入琴腹。果然,在琴腹龙池凤沼之间的音柱附近,发现了大量细如蚊足的刻字。

这些刻字极为隐秘,若非高凡事先知道,即便是拆开古琴也未必能轻易发现。

内容正如金手指提示的那样,是一段段关于“太古遗音非凡人可听”、“时空褶皱处有声痕残留”、“某山房曾藏天下至音图谱”等语焉不详的笔记,以及大半阙名为《九天引》的古奥琴谱。

其中,“墨隐山房”四个字引起了高凡的注意。据“孤竹客”的笔记描述,这位琴家曾年轻时游历至江南某地,在一处名为“墨隐山房”的隐秘所在,见到过一份据说是上古流传下来的、记录了宇宙初开“至音”的图谱,他终其一生都在试图还原那种声音,可惜直至去世,《九天引》也未能完成。

“墨隐山房……”高凡立刻让林涛利用公司的信息渠道和联盟的网络资源进行检索。

很快,林涛便有了发现:“高哥,查到了!‘墨隐山房’是明末一位著名书画大家、收藏家徐渭(号青藤道士)晚年隐居的一处别号。他性情孤僻,收藏了大量奇珍异宝和孤本秘籍,但其晚年居所一直是个谜,留下的书画作品中也常有一些指向不明的‘隐语’。近代有学者考证,‘墨隐山房’可能位于江南的会稽山脉一带,但具体位置已不可考。”

“会稽山脉……”高凡沉吟道。这与“东方时间碎片”可能的分布区域似乎有所重合。

他决定,下一步就是去寻找这个失落的“墨隐山房”。如果能找到徐渭的旧藏,说不定就能发现更多关于“太古遗音”和“时间碎片”的线索。

接下来的日子,高凡一边委托余老板通过他在古玩界的旧识寻找顶级的古琴修复大师,一边和苏蔓、林涛一起,研究徐渭的生平、传世作品以及各种相关的历史文献。

他们发现,徐渭的传世书画中,确实有不少山水画的背景和一些题跋诗文,都隐约指向了会稽山脉中某处不为人知的幽谷。而且,徐渭晚年曾痴迷于收集各种“奇石古音”之物,与“孤竹客”的追求不谋而合。

高凡的工作室里,堆满了从各地旧书市场、小型拍卖会淘来的,或是别人当作“废纸”处理的与徐渭相关的“过期”文献资料——残缺的拓片、前人笔记的抄本、地方县志的散页等等。

这些在别人看来毫无价值的故纸堆,在高凡耳中却“七嘴八舌”地透露出各种有用的信息:

“我这张画的仿本,背面有徐老怪用特制药水写的隐诗,月圆之夜浸水可见!”一张明代仿徐渭的《蕉石图》“说”。

“我这本县志残页里记载了,当年徐青藤曾在会稽龙瑞宫隐居修道数月,还在后山种下了一片墨竹!”一本破烂的《山阴县志》“抱怨”自己被虫蛀。

“别听他们的!徐老头真正的好东西,都藏在他一个姓朱的忘年交家里了!那个朱家后人,好像民国时候在上海滩开过当铺!”一块徐渭用过的“过期”端砚“得意洋洋”地爆料。

凭借着这些“过期物品”提供的海量线索,高凡他们如同在拼凑一幅巨大的历史拼图,渐渐地,那个失落的“墨隐山房”的轮廓,开始变得清晰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