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式在家上学:R学堂的教育人类学研究
- 任杰慧
- 1224字
- 2020-08-29 05:08:23
序言
《中国式在家上学——R学堂的教育人类学研究》书稿放在我家中书桌上已有些日子了,这是任杰慧副教授送来的她在清华大学社会科学学院获得的博士学位论文。该论文即将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她希望我为她写一个序。
这是一篇典型的遵循田野工作、民族志撰述与理论阐释所进行的教育人类学个案研究。研究的主题新颖,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教育领域出现的新事物。作者以敏锐的眼光捕捉到了在家上学这种脱离主流学校教育的社会现象,并将其作为研究对象。作者长期在R学堂田野点,除了文献研究以外,用人类学的观察、访谈、体验和反思作为研究工具,并辅以社会学的问卷工具收集了大量田野点的相关资料。在此基础上,作者分析了引起中国式在家上学的社会原因、历史发展以及R学堂的现状,并指出了R学堂现阶段面临的困境与困惑。
任杰慧博士认为中国式在家上学的R学堂个案,随着时代的变迁已发展得颇像所私立学校,但它和一般私立学校还不一样。它立足本土,家校共建,注重发展评价,师生共同进步,以学生为中心,遵循自然而然的教育理念,以爱为基,以美为辅,以自由、智慧为翼;在教学内容上,传统与现代结合,重视人文教育;在教学方法上,注重小班上课,因材施教;努力探索出一种适合中国本土的教育模式。在这所学校里,传统文化和现代教育得到均衡发展。
通过对中国式在家上学的R学堂个案的反思,作者认为,社会现阶段会出现许多非主流的在家上学和相关私立学校,这是因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非主流教育的中国式在家上学的出现与发展,是现阶段社会对主流学校教育各种弊端的逃避与反抗。很多中产阶层家长对现阶段公立学校的分数至上的教育思想、教材内容、教育方式以及校园文化环境都表达了各种各样的不满。比如,学生学业负担过重,班级过大,不能因材施教,教学内容围绕着考试,忽视了孩子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等等。在家上学现象的出现,是中产阶层对公立学校中各种弊端的无奈的应对之举,是他们逃避与反抗的策略。同时也是时代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作者认为,随着社会的发展,适应工业时代的教育正逐渐被个性化、注重人的发展、全面发展的教育取代。这是世界整体趋势,也是中国未来的趋势,中国式在家上学是这种趋势和需求的反映之一。尽管目前非主流学校教育——在家上学在中国只是初露端倪,而且还不合法。但是,它的出现无疑会为主流的公立学校改革提供一个不同的范式。
任杰慧博士在R学堂个案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了历史教育人类学的理论与方法论框架,对国内外考试制度进行了分析,指出,现代学校教育不仅要注重时代发展,也要注重从人类的历史文化中汲取营养。作者还提出了“文化扬弃论”的观点,该观点认为,现代社会的在家上学模式,不是简单的对古代私塾的回归,而是既有传统的继承,也有时代的创新。
总之,这项研究不仅是一篇以人类学的研究方法、以小社会反映大社会现象的、细致的、经典的、小个案教育人类学研究,而且理论联系实际,言之有物。研究主题还反映了时代发展的特征。
滕星
中央民族大学独树斋2016年冬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