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有才者当先

讲学。

先生?

难道对方在招聘私塾先生?

杨牧听到关键词,心中很快洞悉了关键。

这位女子看着就十分的富有。

咳咳...他是识货的,这等精致材质与高超裁剪,这身襦裙的造价绝对在千两以上,肯定是出身豪门大族。

这个世道儒道正盛,现在的勋贵大族,都会设立私塾,给家族里的年轻子弟,请一位先生,教族中子弟读书写字,四书五经。

日后好走上科举的光明大道。

看来刚刚的那位儒衫男子,就是原应聘的先生。

既然自己现在得到了这个面试的机会,就必须好好把握!

想到这,杨牧神情认真道:“在下确实很需要这份差事,就是不知道讲学具体有哪些要求?”

襦裙女子没觉得有什么不对,轻轻点头:“公子先坐下,妾身慢慢同你说。”

随后讲解起来:“首先呢,要熟读四书五经等儒家经典,能进行注解,这是最基本的。”

“然后是对我大周科举的流程要如数家珍,对于朝廷历年的试题文章,如数家珍,十分了解,因为最后毕竟是要走上科举,而且族里已经有不少年纪合适的孩子,要去准备县试,比较着急。”

“其次,每日早起讲学两个时辰,下午两个时辰,上六休一,口才要好,讲的不能太过晦涩,甚至不会讲,为此,府上已经换了好几位先生,可还是被族中子弟不喜。”

“让府里的那些孩子喜欢,这才是最重要的,对此,公子有信心吗?”

杨牧听完以上要求,眼底浮现精光。

这些要求,自己全部都符合!

在他看来,这哪里是要求,分明是为自己量身打造的!

“放心吧,没有任何问题!”

杨牧自信的拍拍胸脯保证道:“在下自幼熟读四书五经,倒背如流都是轻松的,近五年的,乃至十年的科举试题范文,我家中都有讲义记录,珍藏了起来。”

“至于口才和孩子更不用担心,在下经常在街口、市集与人辩论,不说比拟那些书院的大儒和君子,可科举还是没问题的。同时,杨某能经常跟集市的孩子打成一片,对他们的想法也足够了解。”

他还真没有吹牛。

什么儒家经典,考试真题,历年范文....

原身落榜五年,天天都在研究那玩意,这些知识已经如同刀刻斧凿般留在脑子里,想忘掉都难!

口才就更简单了。

他前世就是公司金牌销售,虽说公司干倒闭了,但能力杠杠的,让别人接受自己的东西都是小意思。

加上来到这个世界一个月,整日在菜市场与人推销自己的书信服务,讲个课不是轻轻松松?

襦裙女子听着杨牧的自我介绍,见他自信的谈吐,也挺满意。

这个公子胜在年轻,说话亲和,不像之前那些迂腐的老儒生,以读书人自居,不可一世,高人一等,连玩笑都开不得。

府里那些顽劣的孩子应该会喜欢这个年轻一点的先生吧。

“好,公子如果没有问题,妾身说一下酬金和待遇。”

襦裙女子再次开口道:

“报酬按月算,一个月二十两,每年若是有考上功名的子弟,我们柳府也不会亏待先生,会补上相应的报酬,每一年年底也有补贴。”

“内有大书房和藏书阁等地方以供讲学使用,先生可以搬进府里,我们有专门住的地方,吃食的费用也一并包入其中。”

“公子若是想探亲,或是生病,我们府上都有车夫送行,大夫照看的。”

杨牧听到这待遇,很是惊讶。

包吃包住,有年终奖,出行补贴,还有医保?

一个月有二十两?

我去,这待遇也太好了吧!

要知道,龙京府的物价可不低,一个白面馒头都要三文钱。

大周一斗米二十文,一两银子大约可以买五十斗米。

二十两放在现在,就是月入两万的水平,还不算年终奖!

“公子意下如何?”

“没有问题。”

杨牧重重点头。

这样的待遇不要太好,上哪找这么好的差事去?

“既然没问题,这张书契公子可以按上手印了。”

襦裙女子从砚台下拿出一张宣纸,递给了杨牧。

杨牧粗略看了下,上面写满了聘请的要求,以及注意事项,报酬之类,大体跟刚刚说的差不多。

就跟后世的合同一样,是会得到官府承认,还有大周律例保证的。

正当杨牧准备画押的时候,门外传来了喧闹声。

“夫人在里面,你不能进去!”

“我说多少遍了,在下才是从洛川书院过来的举子,之前进去的人是个骗子!”

眼见正主来了,杨牧脑中迅速思考,该如何应对。

毕竟他确实是截胡了对方的位置。

总得想个办法。

“绿珠,怎么回事?”

襦裙女子见有人闹事,微微蹙眉,打开房门,不悦的质问。

门口被称为绿珠的丫鬟赶忙欠身行了一礼,着急解释:

“启禀夫人,这位不知哪来的书生说他才是夫人要找的人,还说之前的公子是骗子。”

儒衫书生听到丫鬟说辞,冷冷一笑,反驳道:“我名李隆山,是从洛川书院而来!”

“师从宋老门下,身负举人功名,看到柳府的布告书,得刘管事的推荐,这才来龙京府面议,而他呢?他才是不知哪来的书生!”

并且说这句话的时候,李隆山头仰的高高的,语气极为自傲的同时。

额头浮现出一道淡淡的青色文气,表明自己的身份。

确实是受过科举文气灌注的,是实打实的举人。

襦裙女子听完,才知道这位才是刘管事推荐的人,目光也是沉了下来,看向绿珠,目光严厉起来:

“此事当真?绿珠,你是怎么办事的,这都能认错?”

“夫人...刘管事也没说人长啥样,姓谁名什,他只说十分年轻,会在您每日祈福的白云观树下等候。”

绿珠犯了错,一脸委屈道。

杨牧看了一眼襦裙女子,心中暗忖。

她看着年轻,可柳眉眸子里却充满了一股稳重和成熟,跟寻常久居深闺的大家闺秀和官宦小姐都不一样,感觉是见过不少大世面的。

肯定不好糊弄,他若是抬高自己功名,说假话,纸包不住火,早晚露馅,只能讲实话。

于是杨牧冷静回应道:“柳府既然发了布告书,那我为何不能来面试?”

“你就这么确定,刘管事只推荐了你一人?”

李隆山听到这,很快想到了什么,心思警惕起来,闭紧了嘴。

他才发现自己差点说漏了嘴。

要知道,他是塞了不少银子,才得到了刘管事的关系,从当初的竞争者里面杀了出来。

柳府乃是龙京大族,出手大方,报酬颇丰,朝中都有关系,谁不想进入其中?

如果刘管事还收了其他人的钱,还真有这个可能!

而杨牧之所以敢这样说,自然是有底气。

真正身负才气,有出息的新进举子,怎么会屈身在府邸里面当个教书的?

必然是在准备会试的路上啊!

此人定是会试失败,跻身进士落榜,只能灰溜溜的寻个好的差事捞圆子。

襦裙女子听到杨牧的话,也察觉到了不对劲,当初自己发布了招聘的告示,可为何最后只有一人符合要求,不正说明里面有猫腻嘛。

看来家里这个管事真是越来越放肆了!

可当下不是处理家事的时候,襦裙女子朝身侧的杨牧点头道:“这位公子倒也没说错,当初我柳府确实发了布告,没想到闹了乌龙,让两位碰在了一起。”

李隆山面带不羁,仰头向杨牧质问道:

“既然同为学子,敢问阁下是什么功名?”

“杨牧,一介秀才。”

杨牧面色淡淡道。

李隆山闻言,哈哈一笑,讥讽道:“我什么身份,你什么身份,区区秀才,也敢去柳府教书,也不怕误人子弟?”

而后转头朝女子行礼,尊敬拱手道:“夫人,此人就是个骗子,而且只是秀才,无需理会,至于私塾的事情,包在李某身上,录用在下就是了。”

眼前的这位女子可不容小觑,名为柳宁夜。

是刚上位的柳家之主,新一代家族话事人,绝不能得罪。

柳家从商起家,是两江一带的顶尖富商,定居在京城,家财数百万贯,人脉极广,这个机会他必须抓住。

此时,杨牧不卑不亢插话道:“圣人言:‘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

“这句话告诉我们,只有心存仁道的圣人君子才有资格判定人的好坏,功名岂是一切的标准?”

开玩笑,文凭怎么可能说明一切。

杨牧觉得自己很有机会,他绝对不比这个家伙差。

“诡辩!”

李隆山冷哼道:“功名乃是朝廷所赐,若朝廷不能判定,什么能判定?”

见两人就要吵起来。

柳宁夜这时发话了,清冷的声音打断道:

“既然是在柳府,那就是由妾身判定。”

“私塾先生的位置,有才者当先,二位不妨比试比试,我柳府只要最能胜任之人。”

“夫人请说,怎么比。”

李隆山很是果断的答应了,没有一点犹豫,他堂堂举人,再怎么说也比一个秀才强吧。

“没问题。”

杨牧也答应了下来,没有任何异议,对自己的能力信心很足。

襦裙女子见两人终于不吵了,点点脑袋:“既然是教书,两位不妨比试一番儒家经典的阅读量,讲解经义的功底如何?”

比经义?

闻言,杨牧的眉头蹙起,神情郑重了起来。

原身的经义水平,即使是他,也不敢保证。

不能算是专长。

而李隆山,听到夫人的话,很不认同的摇头道:“夫人有所不知,儒学行文之类的经义,属于长时间、需要下功夫的技巧,短时间很难看出高下,难免不精确。”

“若是要衡量真正的才学,还是比诗词合适,才思是否敏捷,底蕴是否深厚,一首诗词高下立判。”

杨牧听了这话,神情一松,并不畏惧,反倒是涌上浓浓的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