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故园无此声

在杨牧看来,这个举子能说出这番话,说明肯定也是下过功夫的读书人。

有东西,但不多。

如果考察经义,他还不敢说能百分之百比过这个拿到举人功名的家伙,但换成诗词...

哼哼,他可就完全不怕了。

“诗词?”

柳宁夜听到这,也是微微愣住了。

然后她眼底略微担忧的看了一眼杨牧的方向。

说实话,经过刚刚的相处,柳宁夜的心底其实是更偏向杨牧这一边的。

这个李隆山虽然有着举人的功名,但是为人乖张,有些目中无人,她不是很喜欢。

所以刚刚她才会说比试经义和儒家经典。

毕竟杨牧在面试的时候,提及了自己多年的应考功底,可以说基本功比较扎实。

可是现在比较诗词,就真的纯比拼底蕴和才学了。

李隆山见杨牧没答话,笑道:“怕了?”

“诗词就诗词。”

杨牧面无表情回应道。

敢比诗词,那就让他知道知道中华文明上千年历史有多璀璨。

他转头看向柳宁夜,轻声道:

“由夫人出题便是。”

柳宁夜见杨牧都同意了,自然也没有异议,微微颔首。

她不可能彻底偏向哪一方,如果只是因为杨牧的性格要顺眼一点,她就选对方,这是不可能的。

最终还是凭实力说话。

柳宁夜想了想,道:“妾身本是金陵府人氏,跟随父亲从商,来到京城已有十年,近来西望窗前,时常有所感,想回老家看一看,二位不妨就背井离乡主题,作诗词一首吧。”

“思乡...”

听到题目的李隆山和杨牧都是思考起来,回忆平生所学。

饶是自信的李隆山,也是皱起眉头,冥思苦想,拿着桌上的纸笔,不断书写一些词句,开始推敲。

“是不是我出的太难了?”

柳宁夜见他的样子,心中暗道。

既而看向另一侧。

这边的杨牧,定在原地,望着纸窗外的翠绿柳树,思绪渐渐放飞。

他一想到离乡,就回想起自己一个月前,刚刚来到这个世界的不敢置信,以及回不去的消极颓废,满是孤苦伶仃的心绪。

独在异乡为异客,说的就是这个感觉吧。

这个世界,没有空调、手机、游戏,更没有网文...他是相当不习惯。

人想要修行,何其困难,举步维艰。

没有银子,没有背景,哪怕读书能入品,哪怕再努力,也是四处碰壁,没有任何出路可言。

他一个人背井离乡,在京城打拼,真是说不出的孤独和寥落。

一想到这,杨牧不禁深深叹了口气。

与此同时,脑海情不自禁浮现出一首词。

他清清嗓子,引起屋内人的注意,轻轻敲击木窗,朗声道: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杨牧真正思考的时间很短,不到十息,很快就出口成词。

这首词一念完,柳宁夜投来的目光立马定住了。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柳宁夜念着第一句,脑海中不禁出现了一副画面。

山水恶劣,天气苦寒,将士们背井离乡,营帐中灯火辉煌,外面正刮着风、下着雪,惊醒了睡梦中的将士们,勾起了他们对故乡的思念。

她联想到了自己。

想到了自己的祖母。

母亲生下她,半年后就已经病亡,父亲从小就要四处跑生意,没有一点时间陪她,所以都是祖母陪同她长大,一直到成年,跟随父亲进京打理家里的生意。

可直到祖母过世,她都没有回家一次!

如今父亲早去,留下这偌大的家业,她贵为一家之主,但压力也十分巨大。

身上压力一大,就愈发的想家!

回忆到这,柳宁夜的眼角浮现出一缕泪光。

轻拭擦去,深吸口气,保持情绪稳定。

连她自己都没发现,刚刚已经深陷这首词的意境之中。

另一边桌案前。

李隆山握笔的手指用力一划,在纸上留下一道墨痕。

然后脑袋抬起,眼底满是震撼,嘴里呢喃重复: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好...好词啊。”

他读的诗词成千上百首,自然是识货的。

这首词天然浑成,毫无雕琢之处,却格外真实感人。

词中充满了对前途的无可奈何,以及那股郁郁不得志的悲怆,绝对是遭遇过变故的人才能写出来。

即使是他,也不得不承认,这首词从内容到感情,都让人无比惊艳!

这个秀才居然能作出这样的词?

真的假的啊!

不止是他,此时柳宁夜也偏头看向杨牧,眼中异彩连连。

小小一位秀才,居然有着这样的才气!

如果能招为私塾先生,配上这样的熏陶,柳府那些顽皮捣蛋,整日只知道斗蛐蛐的家伙,性子说不定能有所改正。

就在两人微不觉察的时候。

两缕微弱的白色光团从柳宁夜和李隆山体内遁出。

迅速进入杨牧的脑海。

高高悬浮的灵签表面,流光一闪而逝,又迅速恢复了平静。

见此一幕,杨牧眼底闪过诧异。

什么情况?

吟诗也能获得文气?

但是很快这个猜测就被杨牧否认了。

不对,不是通过吟诗获得,之前他又不是没有读过诗,可却没有得到文气。

目光看向两人,暗忖道。

难道是因为两人的感同身受?

这时,柳宁夜对着他称赞道:“这首词,无论是音韵还是感情,都是登峰造极之作,哪怕是景耀帝年间的状元叶融洽离京赴任的《离京词》,也无法与之媲美。”

“夫人对诗词也有研究?”

杨牧微微一笑道。

柳宁夜光洁如玉的下巴点了点:“平日里无事,也爱读一读。”

“如此佳作,如同余音绕梁般在脑海,挥之不去。”

李隆山闭上眼睛,脑海中全是刚刚那首词的音律。

即使只是听过一遍,可怎么也忘不掉。

谁人生中还没个抑郁的时候?

这让他想起起初自己刚刚离开故乡,前往龙京参加会试的那段日子。

会试失败,家财耗尽,止步于举人。

他只能托关系进了洛川书院,只为镀层金。

日后好找份好的差事。

现在看来,自己确实是忘了当初的初心。

“李举人,轮到你了。”

柳宁夜看向对方,提醒道。

或许是受不了这股屈辱,李隆山睁开眼睛,叹气道:

“不用比了,我认输。”

“此词只有天上有,我胜不了。”

说完,李隆山神情落寞的朝院子外走去,可是脚步却比之前轻快了不少。

杨牧见状,松了口气。

他清楚,先生这个位置,自己算是拿下了。

柳宁夜看向杨牧,面带笑意道:

“恭喜公子,能正式入我柳府,担任教书先生,可以放心画押了。”

“好。”

杨牧按印泥的时候,柳宁夜的目光投在他的身上,朱唇轻启:“妾身还没听公子正式介绍过呢。”

杨牧这才想起来自我介绍,连忙抬头拱手道:

“哦,差点忘了,在下杨牧,字鹤之,广陵人氏。”

柳宁夜听罢,缓缓点头:“牧者,国之重器也,数百年前,中土未统之时,各州牧也是诸侯之尊,是个好名字。”

她忽然想到什么,认真交代道:“接下来就要麻烦公子了,管教我族中的那些子弟,一个个顽劣的很,不肯读书写字,天天就知道玩。”

“尤其是我那外甥,生性古灵精怪,喜欢逃课早退,之前的夫子都很头疼,你可要重点关注他。”

“包在杨某身上。”

对此,杨牧自然应允。

...